灶臺作為廚房烹飪的核心區域,是火災隱患的 “重災區”。油鍋高溫溢油、燃氣泄漏遇明火、電氣線路老化短路等情況,都可能在瞬間引發火情。而灶臺滅火設備作為專門針對這一高風險區域的安全保障,能在火災初期快速響應,有效遏制火勢擴散,為生命和財產安全筑起堅固防線。
這類設備是商業廚房灶臺的 “守護神”,通常安裝在灶臺上方的排煙罩內,與燃氣管道、風機等設備聯動。當傳感器檢測到灶臺區域溫度驟升或火焰出現時,裝置會在幾秒內自動啟動:先切斷燃氣供應,防止火勢進一步擴大;隨后釋放特制滅火藥劑(如鉀鹽類濕化學藥劑),精準覆蓋灶臺火焰,通過化學反應迅速冷卻油面并抑制復燃。對于酒店后廚、大型餐飲廚房等連續用火、灶臺數量多的場所,這種裝置能實現無人值守狀態下的快速滅火,安全性極高。
家庭廚房或小型餐飲攤位更適合配備便攜式灶臺滅火器。常見的有手提式水基型滅火器和灶臺專用滅火罐。水基型滅火器通過噴射水霧冷卻火焰,同時形成水膜隔絕氧氣,適合撲救油鍋小火和電氣火災,且滅火后殘留物少,清理方便;灶臺專用滅火罐體積小巧,可直接對準著火的油鍋噴射,藥劑能快速滲透油層,撲滅明火的同時防止油濺,操作簡單,老人和家庭主婦也能輕松使用。
滅火毯是家庭灶臺火災的 “應急神器”,由耐高溫的玻璃纖維織物制成。當灶臺油鍋起火時,迅速取出滅火毯,展開后從側面輕輕覆蓋在鍋上,能在幾秒內隔絕空氣,使火焰窒息熄滅。它無需任何操作技巧,且不會像滅火器那樣造成二次污染,尤其適合應對初期小火情。此外,滅火毯還可包裹身體穿越火場,在緊急情況下為逃生爭取時間。
無論是自動滅火裝置還是便攜式設備,都需安裝或放置在距離灶臺 1.5 米范圍內、伸手可及的位置。例如,自動滅火裝置的噴頭需正對灶臺火焰中心區域,確保藥劑能精準覆蓋;便攜式滅火器可固定在灶臺側面的壁掛架上,滅火毯則可折疊后放在灶臺下方的抽屜里,避免因尋找設備而延誤滅火時機。
使用便攜式滅火器時,需牢記 “拔、握、瞄、壓” 四步法:拔掉保險銷,握住噴管前端,瞄準灶臺火焰根部,用力按下壓把均勻噴射。對于自動滅火裝置,廚房工作人員需定期演練手動啟動流程 —— 在設備自動響應失靈時,能迅速按下緊急啟動按鈕,切斷燃氣并釋放藥劑。家庭用戶則要讓每位家庭成員都知道滅火毯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避免火災發生時手忙腳亂。
自動滅火裝置需每月檢查藥劑儲量、管路連接和電氣線路,每半年由專業人員進行壓力測試和功能調試,確保傳感器靈敏、噴射順暢;便攜式滅火器要每周查看壓力指針是否在正常范圍(綠色區域),發現壓力不足或藥劑過期需及時更換;滅火毯需保持干燥清潔,避免折疊處破損或沾染油污,每月展開檢查一次,確保無霉變、孔洞。
自動滅火裝置的噴頭和感應探頭要每周清潔,防止油煙堵塞影響靈敏度;便攜式滅火器使用后需及時送檢重裝,未使用的也要每年檢查一次藥劑有效性;滅火毯使用后若未破損,可清洗晾干后重復使用,但沾染油污或高溫灼燒后的毯子必須更換,不可繼續留用。
燃氣灶臺建議優先選擇能切斷燃氣供應的自動滅火裝置或帶燃氣抑制功能的滅火器;電灶臺則需選用不導電的滅火設備(如水基型滅火器),避免觸電風險。每日用火超過 4 小時的商業廚房,必須安裝自動滅火系統;家庭廚房每周用火次數較少,配備 1-2 具便攜式滅火器和 1 條滅火毯即可。
選購時需查看設備是否通過國家強制性 3C 認證,商業用自動滅火裝置還需具備消防產品型式認可證書。正規產品的銘牌上會清晰標注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滅火級別、適用溫度范圍等信息,避免購買 “三無產品”—— 這類設備不僅滅火效果差,還可能在高溫下發生爆炸,加劇危險。
灶臺是廚房火災的 “始發點”,選對、用好灶臺滅火設備,能將火災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無論是家庭烹飪還是商業運營,都應根據灶臺特點和使用場景,配備合適的滅火設備,并定期開展維護與演練,讓每一次烹飪都在安全的環境中進行。
PREV: 關于廚房設備滅火裝置
<NEXT: 廚房自動滅火系統裝置:精密協作的安全防護集群
>